新疆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新疆生地所召开“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科学基础”专项进展调度会
作者: 阿克苏站 更新时间: 2025-04-10

4 月 7 日,中国科学院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科学基础” B 类先导专项 2025 年进展调度会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线上线下召开,与会专家重点研讨了干旱区水安全研究进展与下一步工作方向。

武汉大学夏军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球物理研究所张小雷研究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康世昌研究员、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沈彦俊研究员、新疆生地所陈亚宁研究员、新疆自治区水利厅副总工马青山等专家参会指导。专项项目负责人及科研骨干40余人参会。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大气海洋与生态环境处处长任小波、新疆生地所副所长张道远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张道远为张小雷、康世昌、沈彦俊、马青山及陈亚宁等专家颁发了专家聘书。

在专项成果汇报环节,各项目负责人依次展示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基础数据建设方面,研究团队整合构建了典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多源数据库,集成水、土、气、生物及社会经济等多维度数据要素。在技术研发方面,集成研发了新型蒸渗仪设备并完成核心功能验证,开发出智慧化生态水调度平台。在基础理论创新方面,通过解析新疆地区水汽通量特征,揭示了干旱区水汽-降水循环过程的关键机理;改进了传统Budyko框架的适用性;系统阐明了干旱传递的多尺度响应机制,证实冰雪融水对延缓气象-水文干旱传递的重要作用,为干旱预警提供了理论支撑。

针对数据融合、成果转化等瓶颈问题,专家组提出针对性建议,强调需聚焦增量创新,突出关键科学问题与标志性成果,加强水资源储备评估与数据共享攻关,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提升评估效率,要从“理论突破”向“问题驱动”转型,通过跨项目协同形成干旱区水安全系统性解决方案等。通过进展调度会,项目进一步厘清了思路,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科学基础” B 类先导专项是支持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科技专项,由新疆生地所牵头,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参加,共同开展科技攻关。


会议现场


张道远副所长为专家颁发聘书


夏军院士讲话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aka@cern.ac.cn TEL:0991-7885431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