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预见的未来,矿物能源仍将主导中国的能源供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长期处于高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因此,发展和储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将为我国低碳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鉴于未来可能形成的全球性低碳产业,发展CCUS技术将是提升我国低碳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封存是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中,海底封存二氧化碳是控制化石燃料燃烧导致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具有诸多优点,尤其对海洋领域节能减排具有巨大的潜在贡献。在地球上三个主要的天然碳储层(海洋、陆地、大气)中,海洋碳储层的储量到目前为止最大,高出陆地储碳层数倍。相对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海底封存因为远离蓄水层,除岩石盖层外,表层更有海水的压力和阻隔,风险大大降低。
我国对于CCUS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各技术环节发展不平衡,距离规模化、全流程示范应用仍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二氧化碳海底封存的研究更是空白。
目前在我国开展二氧化碳海底封存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撑。《国家“十二五”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中主要针对适合我国陆相沉积层特点的二氧化碳封存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对策技术等做出了相关规定,有关二氧化碳海底封存的措施规定几乎是空白。
其次,CCUS技术成本包括捕集、输送、利用与封存四部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和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现有二氧化碳海底封存在金融支持方面存在问题。同时,技术支撑与保障不足,缺乏大规模的海上集成示范。
鉴于二氧化碳海底封存对海洋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巨大潜在贡献,而我国近海地区的大型沉积盆地具有良好的二氧化碳封存地质条件和巨大的封存容量,同时考虑到我国封存研究起步较晚,海底封存更是空白的现实情况,有必要紧跟国际步伐,做好相关政策规划、资金筹措、技术研发、风险管理、试点运行等前期储备工作,逐步推动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技术规模化发展。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推出配套政策,完善二氧化碳海底封存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健全科技统筹协调机制。同时增加财政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和加大二氧化碳海底封存研发力度,保障CCUS技术攻坚。(记者陆琦采访整理)